维秉提示|3.15了,您的理财安全了吗?(番外)
玉环:重点笔记已经整理好啦,本宫似乎看到了金融圈敞开的大门
维秉律师:我们的知识点分享也接近了尾声,但是您不可以松懈,要继续认真听讲
(一)提高防风险意识,远离非法投资咨询机构
《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咨询机构、咨询人员在开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和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
《证券法》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然而,不法分子编造、虚构所谓的专业投资顾问资质,冒充正规投资咨询机构、虚构专业理财业务员身份,以提供精准投资咨询建议、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高的投资收益回报为诱饵,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实施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等活动仍屡见不鲜。
投资者要注意:
一、擦亮眼睛,仔细核查相关机构是否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
网站推荐: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
网站设有非法仿冒机构信息公示专栏,可予以关注。
二、要高度警惕,切勿向对方个人账户汇款
合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般通过公司专用收款账户收取咨询服务费,对于那些要求将钱打入个人银行账户的证券咨询活动要格外小心。投资者可以向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进行咨询,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有关监管部门。
三、要理性投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投资著应自觉远离以高收益为诱惑的非法投资咨询机构,摒弃“一夜暴富”观念,切勿被不法分子高收益高回报的虚假信息蒙蔽双眼,时刻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二)加强学习、量力而行投资私募基金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但非法集资、兑付危机、违规宣传、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风险事件也开始显露。
量力而行
私募基金投资具有高风险特点,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净资产不得低于1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得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50万元。
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对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投资私募基金产品,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二、摸清底细
只有在基金业协会依法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才能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网址推荐:基金业协会网站
三、细看合同
基金合同是规定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书。投资者查看合同时,注意合同是否符合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http://www.amac.org.cn/flfg/flfgwb/zlgz/392202.shtml)。对一式多份的合同,还应检查每份合同内容是否完全一致。
还要特别警惕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违规资金募集。投资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金融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相关产品介绍,了解买的是谁的产品、到底与谁签约、资金划到何处及具体投向等。
四、持续关注
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应当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投资者若发现管理人失联,基金财产被侵占、挪用,基金存在重大风险等情况,要及时向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证监局或基金业协会反映;若发现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要及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
加强学习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金融业务不断创新。投资者在参与私募基金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业务时,要定期学习相关知识,认真辨别相关业务或产品,切勿被所谓的创新产品、超高收益蒙骗,切记“你看中的是别人的收益,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
玉环:本宫已经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认真的记下来了,您还有什么要嘱咐吗
维秉律师:关于“金融理财”知识的分享,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您要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都将会是满满的“干货”